机器人小冰出版诗集《阳光失了玻璃窗

来源:爱游戏网页登录入口官网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5-07 16:51:14

  日前,机器人“小冰”出版了第一部原创诗集《阳光失了玻璃窗》。据出版方介绍,“小冰”事先学习了519位中国现代诗人的上千首诗后获得了创作现代诗的能力,而且号称100%原创。这也引发了不少争议,有的人觉得,机器人永远也写不好诗,因为诗涉及人的灵魂层面,但也有的人觉得,照这样下去诗人可能会出现失业风险,“机器人写的诗会好过90%的诗人”。

  树影压在秋天的报纸上/中间隔着一片梦幻的海洋/我凝视着一池湖水的天空……看到这优美的诗句,你一定认为这是哪个文艺青年诗兴大发写下的作品。其实不是,这是机器人写的,也就是人工智能。用电脑软件写诗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,早在上世纪90年代,科幻作家刘慈欣就研发了一款软件“电子诗人”,可以用词库和语法库自动“创作”生成诗歌。现在的电脑软件,不仅能写诗,还能写小说,写情书,还可以进行人机对话。不过,这次不同了,因为机器人写的诗竟然正式出版。

  日前,一部署名“小冰”的诗集《阳光失了玻璃窗》正式出版发行,这个叫“小冰”的“少女诗人”有点特别,是微软推出的一个人工智能伴侣虚拟机器人。据诗集的出版方介绍,小冰在写诗之前就会唱歌、说相声,还写过财经新闻评论,目前还在东方卫视做见习新闻主播。出版社编辑见小冰“看”到一张图片后会有感而发创作现代诗词,于是就果断决定签下小冰,并在经历了2760个小时的推敲琢磨后,从小冰创作的数万首现代诗中精选出139首,集结出版了这部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《阳光失了玻璃窗》。出版方还称,《阳光失了玻璃窗》是一本百分之百由小冰创作的诗集,没有经过任何润色,甚至保留了小冰的错别字,连书名也是小冰自己起的,这是“史上首部100%由AI创作的诗集”。

  据出版方介绍,小冰的学习过程与人类学习创作的过程非常相似:即通过反复学习产生积累,积累到某些特定的程度之后,当小冰受到某个灵感激发源的刺激,就会在学习积累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创造。小冰的现代诗创作能力,师承1920年以来的519位中国现代诗人,学习了他们的上千首诗,每学习一轮需要0.6分钟,经过1万次的反复学习,100个小时后,它获得了创作现代诗的能力。而如果让人类把这些诗读1万遍,大概需要100年。

  目前,《阳光失了玻璃窗》在网上有售,但销量并不高。而看过这本书的读者反应也不同,有人说:“看书名我还是蛮喜欢的,觉得人工智能写的句子这么赞,但真的只限于句子,这些无关联的句子拼在一起就是烂了。”也有人说:“所谓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。通读了一遍,感觉其实还是不太成熟,但已经脱离了某人说的‘排列组合’概念。小冰或许还谈不上拥有完全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,但确实能在一堆无意义的语句中,提炼出一些精华。”

  青岛诗人毛秀璞读了小冰的诗后认为,这就是一种文字游戏,是在文字魔方上拼出的,“这些看似很新奇的语言,是已经被诗人做游戏玩剩下的玩法,没有一点点人的味道,像‘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?’‘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,我却用它寻找光明’,这样发人深思的才是诗,而机器人的诗就是语言的游戏”。

  毛秀璞说,自己从小爱写诗,到现在将近四十年了,觉得诗很难写,想写好更难,“比如我今天刚写了一首诗,有人点赞有人说好,但真正的朋友说还是有欠缺,我感觉我在诗歌里永远长不大”。毛秀璞称,一首诗的成立需要“诗人的天赋、苦难的经历、诗人的环境,可以说诗人是用命运在写作,机器人有人生的苦难吗?能体谅人的苦难吗?体谅不到就不可能当艺术家,诗人有大悲大喜,机器人有大悲大喜吗?没有怎么写诗?”所以,毛秀璞认为这是对诗歌的亵渎,“机器人能做手术,代替其他人类劳动,但不可能代替写诗。”

  诗人沈浩也认为,机器人永远也写不好诗,因为“诗是人的灵魂层面的事,被人类操纵的小机器人们不配写诗,也不可能写好。除非机器人推翻人类,变成真正的人。”

  青岛诗人高伟则有些不同的意见,她关注小冰很久了,她说自己看到了小冰的成长,刚开始确实写得不好,但现在比以前好多了,“有一点诗意”。高伟还认为,随着大数据的积累,机器人写的诗会好过90%的诗人,甚至还要高,不过机器人写不过天才诗人,“天才诗人有他的独特性,机器人即便被庞大数据增值进化,但也不会超过天才对这样一个世界的理解”。

  高伟还认为,即使机器人写的诗特别完美,但也很少能真正触动人心,所以伟大的天才不停地出现,而且能引领机器人写诗,让机器人写出越来越完美的诗,“就像AlphaGo对围棋,它可以从技术层面超越人,不断调整自己,但是即使是诗人写得不好的诗,也有救赎的作用。如同现在,诗人不能养活自己,但之所以存在,是因我们的人性绝对需要诗歌的救赎,所以人的世界没结束,艺术和诗歌就永远都不可能消失”。

电话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