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所有时代之读者 ——长篇小说《烈焰》后记

来源:爱游戏网页登录入口官网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7-30 00:04:33

  关于小说,我有一个浅陋的认识,它可以是一条河,一条通天的大河,来自传统,出入于现实,留下了灵魂和诗……至于篇幅,用一颗种子来形容短篇会更准确,那么中篇是种子长成了树,长篇呢,是树的去向。

  我希望能把小说写得火花四溅,泪花四溅,水花四溅,甚至血花四溅,这是一个不可更改的顺序,因为它更接近现实本质和时代线

  所有时代,人正在不停死去,而我有一份又一份死亡清单:寻找一条消失的河流,最终连自己也消失了的人;战争中死亡的人员;地震死亡人员;病死人员(嗯,人人皆有病);自杀人员;殴打致死人员;“出城”失踪三年以上人员。有的上天堂,有的下地狱——只有我还在半空中,哦,还有一个飞翔的人头!

  为我的牌位做出贡献的鼻涕王、放屁刘、瓜德豆以及差一点成为“一条龙”的“点睛”,本该在故事结尾部分出现,年轻的小说家却没有给他们机会。还有白,她不是也该出现吗?也没有——我被这个年轻的小说家搞迷茫了——为啥不提一提,一句也行啊?现在,这一刻,在我成为一块死不了的石碑之际——狠心的小说家啊,你到底要把我变成什么样的人?——一个孤单的死者即将开始一次终极旅行,这是多么令活者悲痛的啊!

  这真是个奇怪的小说家,他/她写的传记与事实出入极大,他/她笔锋一转,我的人生完全不同了——年轻的小说家的变形能力是有目共睹的,也许他需要22稿甚至23稿,如果有一天我对时间感兴趣,我会记录下人世的所有痕迹。

  世界是个万花筒。现在,再绕地球一圈吧,向人类告别,四万公里非常好啊,正如李四说的,这是飞天遁地嘛。我终于能享受大把大把的时间了,或可赋诗一首,以兹纪念——

  从写下第一个词“现在”,到最后的那个句号,我花了整整12年,不是故意为之,而是冥冥中有天意。现在,我想大喊大叫,我想嚎啕大哭,我更想匍匐在地。

  “那是被逼的。”绝曾经咬牙切齿地说。回想每一个日夜,有时候勇往直前,有时候幽径徘徊,有时候盲人瞎马夜临渊,更多的是在原地踏步或者拐弯,后退,披荆斩棘,我几乎踩断了每一条路,就是想走出一条属于自身个人的路。

  作家搁笔和农夫收锄还是有些不同的,明年初春,农夫耕的还是旧田,而作家要开辟一个新天地。

  现在,我还没有题目,没有结构,不着一字,却有一股气息,若有若无——也许还有下一个十年?

  我没有担忧和恐惧,我相信自身,只要现在写下一个词语,那个句号是一定会出现的,她就在不远处等我。

  小说终于完成了,力求做到草蛇灰线,伏脉千里,无闲笔。十二年,仿佛斯特恩牧师刚刚搁了鹅毛笔。这里我还得提一下这位世纪老人,他才是真正的小说家,这也是我(们)最终能完成这个小说的原因之一。其实——

  其实——我想起了老先生,他说过,每一个故事都是没有结尾的,而我,我的故事却有两个结尾——我死于不死。

  这个世界既有飞翔的人头,也有变形的尾巴,那么,我们的身体呢?这该死的身体,几乎能省略!

  小说终于完成,而我总感觉自己与年轻小说家之间,有一条神秘的脐带——小说应该要有四条桥:空间桥、时间桥、心灵桥、社会桥——我们通过了哪条桥到达彼此?

  在这个小说的写作过程中,他/她改了二十几个版本。他/她到底要干什么,他/她为何如此飘摇不定?

  年轻的小说家平静地说,我发觉自己有一条变形的尾巴,怎么办?应该创造一些新的东西。

  我告诉他/她,其实换不换名,有啥关系?《石头记》也换过多次名,一块顽石嘛,何况一座城?我还告诉他/她,还原与预言才是小说,创造?怎么能够无中生有呢?

  他/她终于把目光从天边收回来,埋首于眼皮底下,灯下黑嘛,人最容易忘记的就是眼前。眼前有什么?只有一叠稿纸,也许这能把我们的人生垫高三厘米,也许,这些年对我们也是灯下黑。

  他/她一边呕吐一边说,那些老古古的秦砖汉瓦,那些老古古的两晋风流,那些老古古的盛唐文采,让人遐想。我们的右脑是个古代脑,就装着这些老东西,装着一个变形的世界。老古古一直在耳边嚷嚷——写我吧,写我吧。

  在我的感觉中,这个长篇小说就应该是一条奔腾的大河,通天的大河!我做到了吗?

  我要把名字放在封面上。年轻的小说家说得斩钉截铁,我比他/她还要斩钉截铁,再说一遍。

  能不能……能不能把我的名字放在封面上?他/她在我的逼视/鄙视下,口气明显软了下来。

  嘿嘿,嘿嘿,老子的名字还被人篡改了,老子的命也被人篡改了,何况你……一个没名没姓的低级人物。

  我突然对老先生讲故事不讲结尾有些理解了,就像我从来就没把一本书读完,就像年轻的小说家终究是没有完成心愿。

  我要说,打开门,即使只是从窗户爬出去,也会遇见一个更好的世界——我们的世界原来就在那里。

电话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