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万人参加温暖池州!

来源:爱游戏网页登录入口官网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3-06 08:13:32

  三月春风来,“雷锋”暖人心。从福利院儿童愉快的笑声,到输电塔下护鸟人专心的身影;从社区达人驿站此伏彼起的缝纫机声,到暖“新”驿站内保管孩提的琅琅书声……池州,这座滨江名城正以1586支自愿服务队、35万余名注册自愿者、2.67万个有用自愿服务项目、372万小时的爱心接力,构筑起一张掩盖全城、温暖人心的自愿服务网络

  本年3月5日,是全国第62个“学雷锋纪念日”,也是第26个“中国青年自愿者服务日”。2024年以来,我市从准则建造、实践举动和协同协作等多维度精准发力,发起全市自愿服务安排聚集居民大众需求,广泛展开环境维护、扶弱助残、济困解难、责任栽树、卫生健康、文明惠民等多范畴的自愿服务项目。在安徽省2024年度自愿服务先进典型评选中,市未成年人社会维护协会“护蕾1+2+1”福利院儿童心思关爱项目、青阳县芙蓉社区别离获评最佳自愿服务项目、最佳自愿服务社区;到现在,全市已培养省级以上自愿服务先进典型22个。在这片热土上,新年代雷锋精神正以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方法,融入城市血脉,勃发年代生机。

  近来,在贵池区杏花村大街池口社区“达人驿站”里,60岁的缝纫达人刘晓秀正戴着老花镜,“哒哒”地踩着缝纫机为居民补缀衣物。“刘师傅的手艺真是绝了!”居民赵娟感叹道。这一场景,正是我市构建“12+N” 主题自愿服务系统的生动缩影。2024年5月,该社区经过线上发布“招募令”,线下造访发动自愿者,“达人驿站”应运而生。这个便民空间,现在已成为社区管理的“生机纽带”——79位包括法令、医疗、修理等范畴的自愿“达人”轮番“坐诊”,供给30余项定制化服务。

  “哐!”青阳县蓉乡镇芙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玻璃门被推开,居民姚红熟门熟路地走进三楼的“雷锋超市”。“姚姐又来兑换啦?”工作人员王春华笑着接过她手中的“雷锋存折”,“您上个月参加夜间环境整改管理的3积分到账了,现在总共有85分呢。”

  为推进雷锋精神在社区落地生根,2018年3月,该社区为自愿者专门制造“雷锋存折”,并立异倒闭“雷锋超市”。自愿者每参加一次自愿服务活动,取得1个爱心积分;取得县级以上自愿服务赞誉,加5个爱心积分;积分满20分,可以凭“雷锋存折”,到“雷锋超市”兑换相应分值的生活用品或回馈自愿服务。

  “曩昔社区服务多以碎片化运作形式为主,各部门资源缺少有用联动;现在经过树立统筹调和机制,各部门资源像齿轮相同精准咬合,完成了高效协同工作。”该社区党委书记吴立梅说。

  近来,在贵池区社会福利院, 10岁的孤残儿童小雨(化名)正坐在画架前,用蓝色颜料专心地涂改“心中大树”,心思教导教师李曼轻声引导:“每片叶子都是你的小希望。”

  这是我市“护蕾1+2+1”福利院儿童心思关爱项目的日常场景。自2020年起,该院联合池州学院艺术与教育学院,以“1名心思师+2名自愿者+1名儿童”的结对形式,为福利院儿童供给继续心思关爱。现在,参加项目的儿童心思健康测评优良率从47%跃升至83%,265名自愿者用专业与爱心,为孩子们构筑起情感联合的桥梁。

  2024年寒假,在贵池区秋浦大街翠微社区,“骑手们”阅历了另一种温暖— — 他们的子女背着书包走进暖“新”驿站,书包里装着的不只是寒假作业,更有自愿者精心规划的赤色教育绘本和3D打印的鸟类模型。

  “面向全市快递员、网约配送员、网约车司机等新工作集体子女,开设寒假保管班,保管服务时刻7-14天不等,共有477人参加。”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工作人员表明,该保管班依托我市多个青少年活动中心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、暖“新”驿站等场所,开设作业教导、赤色教育、国学经典、构思手艺等课程。

  那些在保管班接触过人工鸟巢模型的孩子们或许不知道,他们手中的环保启蒙教具,正与15公里外输电塔上的“柔性护鸟设备”构成美妙共振。这个形似鸟巢的金属结构,既能避免鸟类触电,又为它们供给筑巢空间。“曩昔我市每年有50多起输电线路涉鸟毛病,近两年现已归零了。”国网池州供电公司“鸟线调和 筑梦家乡”护线爱鸟自愿服务项目负责人骄傲地说。

  这场人与自然“调和共生”的背面,是自愿服务专业化、科技化的缩影。在电力线路邻近加装护鸟挡板、仿真护鸟预警等设备;给铁塔上的鸟巢建立“导粪板”,避免粪便掉落在设备上……自2016年项目发动以来,累计救助珍稀鸟类132只,看护杆塔鸟巢391个,呵护重生幼鸟1500余只,取得6项发明专利,先后获中国青年自愿服务大赛金奖、全国品牌故事大赛一等奖、全国母亲河奖之绿色项目奖等多项荣誉。

  在贵池区长岗社区,“红桑榆自愿服务队”领头人——72岁的退休教师章金富成了家喻户晓的“调停明星”。面临邻里胶葛,他总能用“土办法”化解对立:“老王家媳妇和婆婆争吵,我就请她们一同包饺子;楼上楼下噪音大,我带他们去公园散心。”当两户居民因宅基地边界争执不下时,他搬出族谱查验,又请来测绘自愿者用无人机航拍定界,既守住“老理儿”又讲清“新法”。

  现在,这支由10余名退休老干部、老党员组成的部队已展开至近30人,年均化解胶葛180余起。“咱们不是‘和事佬’,而是社区管理的‘传感器’。”章金富说。

  “长岗社区是一个‘村改居’的社区,居民之间大多沾亲带故,彼此知根知底,老具有必定大众基础,他们出头,居民们可以放下心思防地,平心静气地交流问题。”该社区党总支书记王丽芬坦言,这支部队不只拿手对立调停,在自愿服务、方针宣扬等社区工作中也是冲锋在前。

  这种“老经历+新方法”的管理形式,在池州遍地开花。东至县尧舜社区的“楼帮帮”赤色速办队,整合大党委班子成员、网格员等力气,立异推出“企业呼·小助应”机制,仅2024年就展开方针宣讲、助企纾困等服务20余次,征集助学资金20余万元。

  而依托“新朋友议事会”,外卖骑手们从“服务目标”转变为“管理参加者”——暴雨天自动巡查积水路段,接单空隙参加电瓶车安全宣扬,发现危险及时上报……

  “曾经总感觉自己是城市的‘过客’,现在成了‘主人’。”外卖骑手李浩然说。这种“双向奔赴”的联系,正是我市探究新工作集体融入底层管理的生动实践。到现在,外卖骑手等新工作集体热心参加社区自愿活动30余次。

  在该社区的“春雨社工之家”,自愿者秦慧正在收拾帮扶档案。经过“社工+自愿者+政府购买”形式,大大小小的社工与自愿者全方位有用对接不相同的需求的困难大众,如沉痾重残人员、孤寡老人等特别集体,为他们供给多元化、类别化、定制化的救助帮扶自愿服务。

  从准则立异的顶层规划,到专业服务的深耕细作,再到多元共治的生动实践,我市正以雷锋精神为魂,以民生需求为锚,构建起人人参加、人人获益的文明实践系统。当35万余名自愿者好像繁星点亮夜空,当2.67万个服务项目好像春雨润泽大地,这座文明城市正在用手心相连的温度书写新年代的雷锋故事!回来搜狐,检查更加多

电话咨询